当前所在:怀集农业网 > 农业百科 > 农林高校|南京农业大学介绍-资料简介

农林高校|南京农业大学介绍-资料简介

时间:2018-10-26 00:20:00 来源: 作者: []
  南京农业大学(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坐落于南京市,是一所以农业科学与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863计划”、“973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是“双一流”农科联盟、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学校前身可溯源至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和1914年金陵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以金陵大学和原国立中央大学的农学院系为主体,以及浙江大学部分系科,合并成立南京农学院。1963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4年更名为南京农业大学。

  截至2019年9月,学校校区总面积9平方公里,建筑面积74万平方米,资产总值35亿元;设有19个学院(部);开设63个本科专业;有30个硕士授权一级学科、15种专业学位授予权、17个博士授权一级学科和15个博士后流动站;有4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8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有66个国家及部省级科研平台;有教职员工2700余人;有全日制本科生17000余人,研究生11000余人。

  建校初期

  三江师范学堂农业博物科时期(1902-1912)

  作为中国最早成立的农业院校之一,南京农业大学的起源可追溯至1902年开始筹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农业博物科。

  清朝光绪二十八年四月二十三日(即1902年5月30日),两江总督刘坤一上奏《筹办学堂情形折》,呈请在原设水师学堂、陆路学堂及格致书院外,另建小、中、高等三所学堂。刘坤一病逝后,三江师范学堂由张之洞创办,并于1903年3月开办于江宁府署,同年迁移至北极阁。其后继者魏光熹则主持了三江师范学堂的建造,筹措经费,管理师资,招考学生等具体工作。

  三江师范学堂设理化,农业博物,历史,舆地,手工,图画诸科,并设速成科,而农业博物科先后聘请日本农学士伊藤村雄、安腾安为农学教习。1906年,时任两江总督的周馥将三江师范学堂改名为两江优级师范学堂。改制后的两江师范学堂,利用原有的师资设备,培养理化数学、农学博物和手工图画技艺方面的中学教师,具有促使初等教育走向工农实业生产的意义。课程设立包括有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和农艺等。尤其在李瑞清任校长时,注重实用教学,提倡“手脑并用,智识兼修”,开设分类科和选科,注重动手,不尚空谈,把原来只在课堂上讲授的博物科改为农业博物科。

  南京高等师范学堂(校)农业专修科与国立东南大学农科时期(1917一1927)

  1914年9月2日,韩国钧咨请教育部改“两江优级师范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并委任江谦为校长筹办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1914年,私立金陵大学首设4年制农科,开中国四年制大学高等农业教育之先河,1930年,农科扩展成为金陵大学农学院。

  1917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首设农科。

  1921年,在将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部分系科归入国立东南大学后,国立东南大学在南京正式成立,两校用同一个校园,校门口挂两块校牌,校产和经费也属两校共有,但当时的农业专修科仍属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1922年12月,决议将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并入国立东南大学。同年7月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撤销,国立东南大学学科涵盖文理科、教育科、工科、农科。

  自1917年至1927年,涉农学科及院系不断的得到扩充,国立东南大学农科由农艺系(分设作物、土壤、农具等门)、园艺系、植物病虫害系、农业化学系(附农产制造)、畜牧系、生物系6系。

  金陵大学农林科(1914一1929)和农学院时期(1930一1937)

  1901年,美国基督教三个教派建立的汇文、基督、益智三所书院合并,成立了私立金陵大学。

  1914年2月,裴义理建议金陵大学增设农科,得到批准后,农科正式设立,其目标是“培养农事指导员”,裴义理出任第一任农科科长,1915年任农林科科长。

  1916年毕业于康奈尔大学农学院的农学士、农艺教师茵思娄(J:HReisner)接任金陵大学农林科科长,任职10多年,他聘请美国农业科学家和曾留学美国的中国学者任教职,并将美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办学

  经验引入,使金大农科从办学宗旨到专业设置,课程配套以至教学、行政管理方面都按美国高等农业教育模式办理。

  1930年,金陵大学将原来的文理科扩充为文学院、理学院,农林科也扩充为农学院。同时,燕京大学农业速成科停办,原有的资产转入金陵大学农学院,一批毕业于国外农学院的教师回到金陵大学任教,师资力量得到了扩充。

  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时期(1928一1937)

  1928年5月,国民政府始改第四中山大学为国立中央大学。国立中央大学是民国时期中国最高学府,农学院也成为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

  抗战期间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发生,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8月13日,淞沪抗战后,南京形势危殆,在宁政府机关及大中学校也不可避免的纷纷开始西迁。

  南京农业大学的前身金陵大学农学院以及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的各项工作虽然因时局而受到较大的影响,但仍然克服了种种困难,尽己所能的在四川开展农业推广活动。

  建国初期

  1949年4月,南京解放,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的教学工作未受影响。1949年8月8日,根据南京市军管会文教委员会通知,国立中央大学改名为国立南京大学。12日,成立国立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中央大学农学院也随之更名为南京大学农学院。

  抗战胜利后,金陵大学回迁至南京汉口路原址,并于9月份如期开学。根据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的决定及《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两校合并筹备委员会拟具的两校合并方案》,1951年9月,两校合并为公立金陵大学。至此,金陵大学农学院结束了37年的教会学校历史。

  1952年10月20日,由于全国的院系调整,主要由金陵大学农学院、南京大学农学院和浙江大学农学院部分系科合并成立的南京农学院正式开学上课。

  1963年国务院决定将南京农学院列为全国重点大学,由农业部和江苏省双重领导,以农业部为主。此时的南京农学院已有在校本科生2500名,专科生500余名,同时继续举办函授专修科。

  十年动乱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中国发生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这场动乱首先从文化、教育战线开始,使得各级的学校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高等院校也被迫经历了撤销、搬迁、并校的过程。南京农学院也在搬迁并校中,受到了严重破坏,教学科研工作限于停顿。

  1971年底,江苏省革委会决定南京农学院与苏北农学院合并,改名为江苏农学院,师生、图书、设备全部迁往扬州市。南农被合并后,所属农业遗产研究室和小麦品种研究室划归江苏省农科院,原有卫岗校舍与校园土地,被其他单位占用,所有农、牧场被限期交给南京市。

  改革开放

  1979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了“关于南京农学院复校问题”的电报指示,1979年1月11日,中共农林部党组、中共江苏省委联合提出了“贯彻中央关于南京农学院复校问题的实施意见”。不久,由农林部和江苏省革委会联合向国务院报告,恢复南京农学院为全国重点大学,实行农林部和江苏省双重领导的体制。同年,南京农学院在原校址恢复建制。

  198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成为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4年7月31日,教育部、农牧渔业部同意南京农学院更名为南京农业大学,10月20日召开了成立大会暨庆祝校庆70年大会。

  1998年12月,南京农业大学正式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行列。

  1999年1月,入选第一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4月,首批通过全国高校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价。

  2000年2月,由农业部划转教育部直接管理。

  2000年6月,建立研究生院,是全国56所具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

  2007年4月,再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008年,成为首批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

  2009年,教育部与农业部共建南京农业大学。

  2010年,入选“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行列。

  2017年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2019年8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校园建设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校区总面积9平方公里,建筑面积74万平方米,资产总值35亿元。有卫岗本部、浦口校区和珠江校区三个校区。学校教学科研和生活设施配套齐全,校园环境优美,是江苏省园林式单位、江苏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主楼位于南京农业大学的北面,由我国著名建筑师杨廷宝设计,历尽数十年沧桑,屹立至今,是南京农业大学的标志性建筑。 [2]  其主体部分为砖木结构,青砖墙面,素灰勾勒,上覆绿漆筒瓦,红漆木窗嵌于其中,勒脚部位和门窗过梁采用斩毛青石。主体北侧中央为正方形塔楼,两重飞檐,最上层为十字脊顶,也可认为上层檐顶为两个歇山顶垂直交叉而成,四周相望皆同,塔楼最高顶点立长杆以擎红星。北立面为传统冲天式牌楼(一间二柱),与中央塔楼等结构错落相依。

  结合主楼所处较为复杂的山顶地形(南平北坡东缓西斜),杨廷宝大师充分利用高低不同的建筑空间,结合不同建筑功能需求,巧妙地将整体建筑一分为二,以塔楼为界东低西高。占建筑体量三分之二的中部、西部结构布置在山顶平地,而较低的东部结构则顺缓坡地势向下构建,又辅以南面两个较小缓坡造屋,创造出了一系列不同大小、不同功能的建筑空间,如底层的大型阶梯教室、设计专业专用画室,以及二三楼众多的独立小教室,既充分克服了地形上的劣势,又满足了各教学领域的功能需求,达到了建筑物与自然地形完美的有机结合。


  南京农业大学的校园规划布局与建筑建造风格,皆以主楼为核心。围绕以主楼为中心地带的教学区,四周分别形成了实验区、生活区、绿化区以及运动区等既相对独立有相互融合的功能区域。同时为延续主楼灰砖绿檐的中西合璧式样的建筑风格,校园内多数建筑物皆依此风格建造,如主楼西面的综合楼、南面的生科楼、逸夫楼采用了中式传统宫殿式的屋檐造法;图书馆和大多数的学生公寓都采用了中式硬山顶屋檐造法;行政楼虽然与主楼建筑格调不同,但其中央塔楼依然模仿主楼十字脊顶塔楼建造。

  学校北依紫金山,西临明城墙,整个校园与中山陵风景区浑然一体,毗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马坊。下马坊是钟山风景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亦是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的重要组成部分,设于1393年(明朝洪武二十六年)。牌坊体型伟岸,雕刻精细,书体公正,是明代初期石刻建筑的精品。

  校训

  “诚 朴 勤 仁”

  校训“诚 朴 勤 仁”系分别取自该校前身国立中央大学校训“诚 朴雄 伟”之“诚 朴”二字和金陵大学校训“诚 真 勤 仁”之“勤 仁”二字组合而成,它高度凝炼和充分体现了该校在逾百年的办学历程中,秉承中大、金大两校的优良传统,逐步形成的具有南农特色和个性的精神品格。

  “诚”,诚恳、诚信。《礼记·中庸》有云:“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是天的根本属性,努力求诚,以达到合乎诚的境界则是为人之道。以“诚”字为校训之首,意在训诫师生员工诚信做人,诚实做事。

  “朴”,朴实、朴素,于质朴笃实中见才华,于朴素气质中见本性。《道德经》有云,“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朴”虽微细而无具体名象可称,但为宇宙万象之主宰。以“朴”为训,意在引导师生员工求真求善、质朴敦厚。

  “勤”,勤奋、勤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勤,体现了南农人勤奋刻苦、任劳任怨的精神品格,以“勤”为训,意在劝告师生员工勤敏担当、持之以恒。

  “仁”,仁爱、仁义。《论语·雍也》有云,“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强调立己达人、相互关爱、尊重人格、与人为善。以“仁”为训,意在勉励师生员工心系苍生、仁爱天下。

  校训“诚 朴 勤 仁”要义即:诚信做人,诚实做事;求真求善、质朴敦厚;勤敏砺学、持之以恒;心系苍生、仁爱天下。

  校歌

  作词:王红谊

  作曲:陶思耀

  歌词:

  钟山挺秀是你的风骨,长江浩然是你的雄魂

  荟萃五千年华夏文明,推出一代代神农传人

  啊!南京农业大学

  啊!南京农业大学

  人民的衣食铭刻心中,祖国的强盛身当重任

  你把智慧撒向希望的田野

  用科学催动催动,现代化巨轮

  钟山挺秀是你的风骨,长江浩然是你的雄魂

  荟萃五千年华夏文明,推出一代代神农传人

  啊!南京农业大学

  啊!南京农业大学

  光辉的誓言团结勤奋,闪亮的校训求实创新

  在跨世纪里程中迎接挑战

  为中华腾飞腾飞,拼搏奋进

  为中华腾飞腾飞,拼搏奋进奋进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业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农业资讯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2018 nyzxw.org.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0904号-14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231号

联系邮箱:nongyeckw@tom.com 联系电话:010-56021086 15340043463

业务QQ:    客服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