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种药禁用!辣椒药害、虫害,番茄豆角灰霉病元凶揭露
01辣椒篇
“防疫”间隙时逢下雪,空闲之余,有棚户发来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问题。(对此类要求除非自己非常肯定的我会给一个准确的回答,稍有疑惑的我都尽量去实地看一下再下结论。否则有时会给棚户造成损失不说,自己还会“打脸”。)

制种户在辣椒父本上用“高效氯氰菊酯”所造成
光看照片或者叶片,往往会误诊为“花叶病毒”其实这是“菊酯”类杀虫剂在辣椒上的典型药害!现在人们在用药时常会人为的加大浓度,如果辣椒在苗期或生长前期叶片比较嫩时,使用浓度加大的“菊酯”类杀虫剂就是上图的样子。所以之前提醒大家前期最好不用“菊酯”类杀虫剂就是这个原因。
02
番茄上使用“矮壮素”所造成的药害
矮壮素药害常表现为植株严重矮化,果枝不能伸展,叶片畸形,出现鸡爪叶,赘芽丛生,果枝节间过短,植株枝叶发脆,容易折断。浸种药害常表现为根部弯曲,幼叶严重不长,出苗推迟7天左右,出苗后呈扭曲畸形。药害一出现棚户会很惊慌,因为这个状况一旦出现就不会是一、两株。

03
辣椒上的螨虫为害
本地的基地很多年前都没有发生过,在2017年授粉期间突然发现有几株辣椒新叶皱缩、卷曲,技术员以为是病毒病。用药后不但没有抑制反而迅速扩大,后来发现是螨虫。原因就是有两个授粉工家有温室黄瓜,而黄瓜棚总有螨虫为害。
仅凭一张照片或几个叶片就作出诊断,这并不是科学的诊断方法。多看、多问总不会错。
02
番茄灰霉病篇
春天阴、雪天气较多,棚内各种蔬菜灰霉病的发生真是此起彼伏,在番茄棚,又发现了出现在茎部的灰霉病斑,于是想起了1997年的一个番茄棚,当我去时一棚番茄2400多株无一幸免,每株茎部至少一个病斑,无一例外全部都在分杈处。不同于发病在叶和果上的,这种类型的危害的是整株,受害部位往上迅速萎蔫,果实不能
成熟。


之所以在分杈处发病,个人觉得是此处易存水,局部湿度大,还会有一些坏死组织分生孢子易萌发所致。与我们通常认为的花期发生的较重不同,这类主要发生在中后期,造成的损失更大。
下面就是“罪魁祸首”:

树枝状的为分生孢子梗,着生的球状物为分生孢子。防止此类病害的发生控制好棚内湿度很关键,粉剂的防治药剂涂茎易早使用。
03
豆角灰霉病篇
一、叶片刚开始被侵染状态:
由于灰霉病菌属营腐生真菌,病原物首先在残花上萌发、繁殖,然后随病残花感染叶、荚、茎。所以说残花是灰霉病为害之元凶亦不为过。豆角花数量很大,一旦有发病条件,大量的病残花绝对是个隐患,“残花很可怕,后果很严重”。
这个就是残花引起的初侵染:一个小黄点。

当病残花落在叶片或豆荚上时,而此时又恰逢低温高湿环境,灰霉病便不可避免的发生了。本地区这段时间多阴天或雨雪天气,棚内不敢放大风造成湿度过大,于是灰霉病就这个样子了:每个病斑处都有一个残花,病斑现同心轮纹。

三 、看一下“元凶”病原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灰葡萄孢菌。照片是挑取菌丝在400X显微镜下分生孢子的状态。



四 、建议:
既然发病于病残花,那么我们不妨在花期隔两天抖动一下植株使残花尽量落在地面上并清理出去以减少植株染病的机会;
在打药防治前要先清理一下病叶和病荚装在塑料袋中带出棚外,防止在打药时人为扩散病原菌;
防病时可使用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如“嘧菌酯”、“肟菌脂”,发生时可选“露娜森”。防治灰霉病的药不少,应该使用不同性质的药剂交替用药。当然控制好温、湿度很重要,可有时候面对大自然我们无能为力。“嘧霉胺”作为防治灰霉病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在豆角上要慎用,尤其是在花期。
热门资讯
- 20200204后台操作讲解2020-02-04
- 电商惠农援手解“卖难”2019-02-21
- “枸杞之乡”电子商务入佳境2019-02-21
- 青岛“四化设计”推进智慧农2019-02-15
- 有了电商 农产品销售还需要2019-02-15
- 杭州:人脸识别身份验证提高2019-02-15
- 这两种药禁用!辣椒药害、虫2020-03-21
- 这几种肥料可以当农药使用2020-02-04
最新加入
- 这两种药禁用!辣椒药害、虫2020-03-21
- 这几种肥料可以当农药使用2020-02-04
- 20200204后台操作讲解2020-02-04
- 20200204后台操作讲解2020-02-04
- 2019农产品电商趋势2019-02-21
- 电商惠农援手解“卖难”2019-02-21
- “枸杞之乡”电子商务入佳境2019-02-21
- 青岛“四化设计”推进智慧农2019-02-15
相关推荐